当前位置: 主页 > 争鸣评论 > 观点 >

王进玉:没有情感 谈何艺术



2016-03-31来源:新浪收藏 阅读:0
王进玉:没有情感 谈何艺术

  前几天一画家不知从哪里得知我的微信号,添加通过后随即就发来了他的几件作品希望我给点评几句。我看后表示失望,并如实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。他听后很不高兴,遂把我又给删除了。嗨,这年头什么人都有,我也早已见怪不怪。不过删除是他的事,既然让我评价作品,就不能怨恨我实话实说。

  其实他作品的最大问题,也是当今很多人物画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,就是所画人物不够生动,缺乏神采神韵,且笔墨做作、生硬呆板。我断定他在绘画时肯定没有调动起自己的情感,没有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去。而情感的有无,情感投入的多少,直接影响到画面的生动程度,甚至直接关系到作品创作的成败。

  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绘画归根结底是情感作用的结晶,发乎于情而作乎于画,所谓古人有言“画者,从于心者”“画与诗皆士人陶写性情之事”“画虽一艺,而气合书卷,道通心性”。近代张大千先生曾讲过:“艺术为感情之流露,为人格之表现”。林风眠先生也曾说过:“艺术根本是感情的产物”,法国大雕塑家罗丹也坚信:“艺术即感情”。所以倘若绘画失去了情感的表现,将不再成其为真正的绘画,更不再成其为真正的艺术。

  众所周知,在我国无论是院体画,还是文人画,在创作时都主张主客观的统一,即物我交融、心物一体、形神兼备。要求既讲究物象的塑造,又注重情感的表达。只不过院体画更加强调以形写神,而文人画则更加偏重以神写形之神。尤其自文人画出现以后,更加倾向于审美主体情感的抒发,认为画乃“心学”“心性之学”。所以在进行绘画创作时,特别注意自我心灵的表现、性情的贯注、意境的追求,“写胸中逸气”“以得其性情为妙”“专以意思求,不在形似”。无论是山水、花鸟,还是人物,绘画者都会主动赋予题材以强烈的感情、思想,甚至个性,在笔墨、构图、主旨、意义等方面来综合诠释与彰显其中的那个“我”。单就题材而画题材,没有“人化”,没有“情感”,没有“性情”,正如张大千先生所言,“如徒研技巧,即落下乘”。

 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面对先贤留下的作品时,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其中所散发的文气、静气、雅气,能够带给我们沁入心脾的触动,甚至引发我们对生命、对文化的深度思考。就是因为古人是用真情在作画,是将高雅之情寄于画,“以目入心,以手出心,专写胸中灵和之气”。

  而反观当下,绘画者虚情假意、扭曲作态的居多,真情实感、发乎于心的太少。一方面由于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,对生活的深入体验不够,走马观花、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注定会导致丰富情感的欠缺,以及生命体会的粗糙和肤浅。另一方面则是当今众多画家已将绘画当成纯粹赚钱的手段或工具,一平尺多少钱,这种题材的作品多少钱,那种题材的作品什么价,一切都往钱上看,轻视,甚至忽略了绘画做为一门艺术所本该予以投入的情感、精力、学养等。因此画出来的东西自然就充满铜臭味,就多圆滑、轻飘、浮躁之气。可悲的是很多人竟浑然不知,或是肆意妄为,任由如此,甚至还将其当成自己作品的特点、风格、面貌,滑稽可笑得很!

  殊不知对待艺术是需要有敬畏之心的,也是需要虔诚付出的。你对其投入多大的情感和精力,反映在作品上,它就会给予你多高的水平和成就,就会呈现出相应的状态与面目。而无投入则定无收获,无情感则绝非艺术,也请君莫谈艺术!

  (注:本文作者王进玉,知名青年学者、艺术评论家)

责任编辑:王洁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上一篇:硬笔书法的魅力今何在
热点内容